
邓榕对志鹏双目失明的奶奶说:“我是志鹏的兄弟,您是我奶奶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”唐大柏摄
本报刊发的《志鹏的翅膀》和《志鹏的日记》让读者感动、牵挂。一场拯救胡志鹏的爱心行动正在湘潭大学校园内外展开。很多同学都投入到这个爱心行动中,今天介绍其中一位——
胡志鹏的两个姐姐都因病不幸去世了,他本没有兄弟,可是,当巨大的灾难压来的时候,他的身边平添了许多“兄弟”。邓榕就是其中一位。
邓榕是湘潭大学2009级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学生、孝行协会会长。
3月24日上午,邓榕代表孝行协会,随十大网赌排行师生代表、湖南省衡东县委宣传部和镇领导一行10余人赶赴志鹏老家看望慰问志鹏及其家人。
“志鹏学长,加油!我们孝行协会志愿者们都是你的兄弟姐妹,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……”
“伯母,您别难过,从此我就是您的儿子,志鹏的‘兄弟’。我会经常来看望你们的……”
邓榕、志鹏、志鹏的母亲,三双手紧紧握在一起。
志鹏的奶奶今年78岁,双目失明,耳朵听不见,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床上度过。邓榕来到志鹏奶奶的床边,握着老人的手,不停地抚摸着。
邓榕与志鹏都是1989年出生的,志鹏比邓榕大10个月。邓榕高185厘米,比志鹏高20厘米。邓榕的家在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路口镇南太村。
此时的志鹏不知道,邓榕也正经历着亲人罹患绝症的痛苦煎熬。
2008年9月,正在读高三的邓榕突然得知母亲吴小英患上了乳腺癌晚期。医生说最多活5年。10月,母亲做了乳房切割手术,随后进行了4次化疗,体重从63公斤下降到40公斤。
想到母亲“最多活5年”,邓榕一下子就懂事了。孝敬父母,刻苦学习,以优异成绩考进了湘潭大学。
大学期间,母亲的病情让邓榕牵挂。他几乎每天都打电话,倾听母亲的声音,陪母亲说话。
伴随儿子的问候,母亲的病情逐渐稳定。最让母亲感动的是收到儿子从学校寄来的礼物——檀木梳子,标价168元人民币。这是邓榕在大一暑期里用兼职赚的钱买的。
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邓榕暗下决心:化家庭小孝为人间大孝。
邓榕加入了由首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、湘潭大学商学院学生杨怀保发起创立的湘潭大学孝行协会。
关爱空巢老人,看望慰问敬老院老人,宣扬孝行理念……邓榕乐此不疲。
3月23日,在来志鹏老家的前一天,邓榕刚为湘潭市雨湖区许家铺小学四个班200多名小学生宣讲了孝的含义和志愿者的孝行故事。
“小朋友们,请问孝是什么?孝,就是对长辈的一种感恩,一句问候,一种关怀。”
讲台上,九位小朋友一字排开。邓榕要求每人说几句对父母和老师的贴心话。
韩露说:“听了邓榕哥哥的课后,我觉得爸爸妈妈,还有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,自己却没有认真学习,很对不起他们。”周佳慧说:“以后回家要听话,多帮妈妈做家务,扫地、洗碗。”
“故事感人,主题鲜明,结合实际,深入浅出解读‘孝’的含义,不仅对小孩具有启发意义,对我们老师触动也很大。”104班班主任冯艳老师发表感言。
从去年4月开始,邓榕和孝行协会的志愿者就先后来到湘潭市雨湖区的益智、长城、护谭等6所初中,开讲了20余堂次以“孝”为主题的宣讲,举办征文比赛。
“邓榕总是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别人。去年3月,当志鹏被确诊为尿毒症后,学校及时开展了爱心救助活动。邓榕很积极,他除了在孝行协会内部组织志愿者踊跃捐款,还通过发微博、宣讲等形式,呼吁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士献爱心。”邓榕的室友、志愿者王引明介绍。
他是学生,上课,做作业。他是志愿者,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。他是孝行协会负责人,组织、筹备、策划……邓榕如同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。
2011年5月,“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孝文化节”筹备工作启动。作为筹备组成员,邓榕是湘潭大学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、湖南省文明办、湖南省委教育工委、共青团湖南省委、湖南省老龄办等部门之间协调的一座桥梁。
翻开邓榕日记。
12月26日,星期一。雨。
12月份,正是我们学生考试的旺季。我又要赴长沙,向四个主办单位汇报工作。凌晨400起床。430—645看书。650到校门口搭车。700上车出发。830到长沙火车站,坐168公交前往第一个目的地——团省委。坐了近一半路程,司机说168公交有两条路线,我搭错车了。遂坐回头车……返校时已是晚上830,天依然下着
http://epaper.gmw.cn/gmrb/html/2012-04/05/nw.D110000gmrb_20120405_1-06.htm?div=-1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