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为“杨开慧”的路上,找寻初心 ——访话剧《初心》杨开慧扮演者周丹
一“试”定佳音,舞台绽风采
周丹是湘潭大学兴湘学院2019级通信专业学生,也湘潭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原创话剧《初心》“杨开慧”扮演者。

回忆起面试的场景,身为“话剧小白”的周丹坦白地表示:“当时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面试的,因为没有任何表演基础和舞台经验,面试时内心还是有些紧张和忐忑。”历经层层筛选和调试,周丹得到了“杨开慧”这一角色,自此踏上了发掘自我潜力的征程,打通了传承红色精神的血脉。红色精神,正如初升红日在她的心中熠熠生辉。秉持着对历史的敬重,周丹在舞台上宛如刚毅的“杨开慧”,岁月的呐喊传来、台下的掌声迭起……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:“青年应当有朝气,敢作为。”对于参演《初心》话剧,周丹觉得,“这正是一个寻初心,忆初心,悟初心,践初心的过程。”革命的乐章奏了百年,浩浩汤汤、深入人心。
提及出演话剧的收获,周丹真诚地表示:“有幸参演《初心》话剧的演出,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进一步了解了红色文化,也重温了一遍老一辈革命家为挽救人民于水火、为挽救危难中的中国,历经千难万险,经过不懈斗争,最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。我深深地感受到共产党成立的艰辛与不易,对于共产党也有了更深的情怀和认识。”建党百年,这是个举国欢庆的节日,中国共产党经过几代人的悉心建设,已如岁月般醇厚。
潜心细钻研,台下用苦功
或许每个人都有某些时刻,不得不舍弃自己的珍宝,接受新的洗礼。为了演好杨开慧这一角色,周丹剪掉了长发,望着自己悉心保养的青丝在理发师起起落落的剪刀下飘零,心中该是多么不舍?周丹却表示:“看到镜子中短发的自己,我觉得我与杨开慧的形象越来越贴合了,这一刻,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不可否认这是位认真负责的好演员,且带着革命般的仪式感。
世界上最美丽的模样大概就是你努力的模样。我们都知道,通往成功的路上是没有掌声的,我们所能做的,就是认准目标,为之奋斗。“我有查阅党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,抄写杨开慧家书。因为没有做母亲的经历,于是就和新手妈妈咨询做母亲的感受和养育孩子的辛苦。为了更好的诠释杨开慧这个人物角色,我和朋友一起参观了杨开慧故居找寻年代记忆。穿着杨开慧的演出服装在校园里人多的地方练胆量……”听着她讲述为话剧而努力的过程,一帧帧周丹忙碌的画面似乎展现就在眼前。

为了话剧,她勇敢地面对,拿出了一位演员的态度;认真、刻苦。排练为期几个月,时间是每晚七点半到十一点半,每日她准时到场,总是凌晨才回到宿舍。走在凌晨的湘大,心里是什么滋味?抛开睡眠问题,周丹的回答是“最触动我的是我首演完离开舞台时,听到观众席激烈的掌声……我忍不住泪水想哭,熬了两个多月,那一刻,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……就像是终于有人认可了自己的努力。”那一刻的感觉,想必会像记忆里的一道沟壑,永远不会随着时光抹平,“值得”大概就是如此。
用心记趣事,幕后欢乐多
提到排练趣事,周丹的分享使人身临其境,字里行间都透着欢乐。“大家会称呼彼此剧中的角色,例如毛委员、李大钊、媳妇、杨奶奶…都很入戏!最搞笑的是,有一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直在说‘开慧、开慧……’,我连着答应了几次才发现,他是说排练结束后要‘开会’。还有,因为排练多了,大家对不同剧目的台词都很了解了,有时不是一个剧的人在排练,我们底下观看的也会跟着说台词。最搞笑的是《三湾那一夜》,我们模仿‘毛泽东’的湘潭口音,很有趣!可能是话剧的后遗症,平常生活中不经意的一句话我使我联想到剧中的台词,大家都有些‘魔怔’了!”排练的过程,用周丹的话讲就是“累并快乐着”。参加排练活动,是一个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,学习新知识、更自信、享受的过程。

周丹心里很清楚:“参加活动避免不了会牺牲掉本来可以娱乐和休息的时间,但如果我们选择了放下手机,走出寝室,去认识更多的人,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,你会发现,这样的取舍间,我们收获的往往会正向大于我们所付出的。所以我建议同学们要多多参与大学里的活动,给别人认识你的机会,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,去提升各方面的能力,在尝试和探索中你会发现自己也有闪闪发光的一面;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,抓住一切机会,从现在开始行动!”
后语:峭壁青松,风摧且直,重峦叠嶂,风啸山林。青春热血,恰似翻涌的湘江之水,波澜壮阔,日影粼粼。当代青少年,该积极向上、敢于尝试、努力拼搏,更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。
撰稿人 | 学生记者 田凯
图片来源 | 周丹
责任编辑 | 罗雪平